由于聲反饋的存在,使最終的聲場頻響特性不好,會產生梳狀濾波器效應;當這種反饋滿足振蕩條件時將產生啸叫現象,並且可以在很多個頻率點產生啸叫。
反饋與啸叫是一回事嗎?
當麥克風拾取到受話器發出的聲音時,這些聲音會進入受話器被二次放大,從而形成聲音的反饋環路。
啸叫是在聲反饋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可聽見的聲音振蕩(audibleoscillation),只有當聲音反複進入反饋環路、重複被放大時,才會出現啸叫。
事實上,聲反饋是擴聲工作過程中經常發生的一種現象,只有當反饋足夠大、引起聲音產生振蕩時,才會出現啸叫。
因此,反饋是一種機制,而啸叫是一種現象,兩者並不是同一概念。有反饋不一定有啸叫,我們通常所說的聲反饋並不完全是啸叫。

話筒聲反饋造成的自激啸叫聲是常見現象,由于存在聲反饋,一般擴音系統增益都不能很大。發生聲反饋啸叫的原因是:
(1)話筒距音箱太近,話筒正向指向音箱;
(2)調音台上混響調節過大;
(3)話筒音量調節過大;
(4)沒有接通壓限器;
(5)廳內聲學設計缺陷。
針對以上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:
(1)爲演唱者的活動舞台限定一個大致的範圍,在此範圍內不應發生啸叫聲。也就是說,演唱者不應太靠近主音箱,主音箱應對稱于舞台兩側;演唱者的站位不應使話筒正向指向音箱。
(2)歌廳的舞台應進行聲學處理,牆面和兩側應裝吸音材料。
(3)接通壓限器,其壓縮比應設置爲<=2:1,動作時間爲10ms,釋放時間爲0.3s.
(4)調音台上的混響調節和音量不要開得過大。 )
(5)以上措施不能奏效時,可通過調節均衡器,對易產生啸叫的頻率加以衰減。
具體操作方法如下:
將均衡器各頻點位置先做好記錄;然後加大音量(用調音台總推子調節),到系統剛好產生自激的位置,將均衡器上的調節钮從低頻開始逐個下調,能夠有效消除自激啸叫的頻點,根據經驗一般只有一個自激諧振頻率(如250Hz),此頻率附近可下拉3-5dB,其余頻點仍應保持原先記錄的位置。
此方法可有效地抑制聲反饋,但卻不能兼顧音樂效果。通過調節可使擴音增益有5?6dB的穩定裕量,這是系統穩定工作所必需的。
(6)如果以上措施仍不能奏效,可考慮加裝聲反饋抑制器,例如,移頻器可有效地克服聲反饋,使擴音增益獲得5-6加以上的穩定裕量。
內容來源:慧聰音響燈光網
更多專業資訊請訪問:www.美音美言.com www.mayeen.com